急診室永遠與您同在,只是人山人海中…
躺在急診室狹小的推床上等待住院,是你、我及家人都曾經歷過的體驗,或者說是夢靨。
吵雜、忙亂的環境讓患者完全無法休息,隨侍照顧的家人更是精疲力竭。
需要動手術的患者,在開完急診刀之後,因為沒有病床而滯留在急診室裡。經過一天、兩天,直到出院都還沒有等到病床,已是司空見慣的事。
如同下圖呈現的可怕數據是各個大醫院每日上演的事實。
別說等住院的病床,因為急診室根本是連推床都不夠,而且,就算有推床也無處可擺。
至於需要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,只能望著號碼牌堅強地等待...
為什麼急診室裡永遠人山人海?為什麼就算找了天皇老子,依舊“喬不到”病床?
大家都想問,究竟發生了什麼事?
又究竟是誰人把病床偷偷摸走了?
或許從這張圖裡可以約略找到一點答案。
在短短十幾年內,醫院數量以驚人的速度消失。這裡頭還有許多的醫院因為負擔不起或人力缺乏,不得已只好讓急診室熄燈。
另一方面,每年的急診人次是不斷攀升,從1995年的466萬人次,到2009年的725萬人次,已是1.55倍。
醫院數目大量的消失,代表的便是醫院“密度”的大量減少。臺灣雖小,但有368個鄉鎮市區。
銳減的醫院數量代表著許多地區的醫療資源越來越短缺,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民無法獲得適切的醫療照顧。
醫院數量消失,急診人次暴增,終於使得非都會區地人民找不到醫院,而都會區的人民等不到病床。
當較少的醫院需要處理更多的急診人次,約略的估算,平均醫院急診的負荷是當年的2.38倍。
在某些醫院的負荷恐怕更甚於此。正如張志華醫師所言:「根本不需要『大量傷患』演習,因為,急診無時無刻都是處於『大量傷患』的情境...」
無論多麼精實優良的醫院,在這樣兵荒馬亂的疲勞轟炸之下,恐怕都將體無完膚、燈枯油盡。
原來,曾經政府許諾過,優質普及的醫療照護系統,已被扭曲的制度、政策及環境,破壞殆盡...
埋著頭的政客們洋洋自得的醫療政績,其實已幻化作逐漸消逝的神話,恐怕更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笑話一場。
誠摯地懇請袞袞諸公們在認真關說、“喬病床”之餘,請試著提出改善根源的良方藥帖。莫要讓人民的健康保障不斷地流失,不斷地消逝。
當急診室塞進越來越多的病人,往後對於前來探病尋人的家屬,服務台可能只好回答曰:「只在急診中,人多不知處?」
【外科失樂園 / 劉育志】
相關主題:天下無床 – 天下為何無床?
加入志志的粉絲團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延伸閱讀
關係你我的健康大事:精神不濟,請勿開車!那...開刀呢?
開刀房裡的故事: 手術 (18禁)
小護士的私密問題: 分寸 (依然18禁)
手術衣的故事:綠衣服記事
最多迴響的故事: 家後
關於護理人員: 史上最偉大認真之一雙手 、棉棒
志志的書: 《刀下人間》試讀本-單車投資術
志志的演講:珍惜、擁有 從這裡開始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