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860天!前所未有亞馬遜河徒步大冒險》克服自己的心智最難
文/白映俞
愛德是個32歲的英國上尉軍官,在阿富汗服役過,
退役後在世界各地帶領探險活動,然而他腦海裡還有更瘋狂的計畫。
他要徒步走完亞馬遜河全程。
於是他找了各方資助,背上現代的通訊裝備,
從亞馬遜河的源頭橫跨南美洲,直到亞馬遜河注入大海。
聽起來好危險。
畢竟這是個巨蟒、鱷魚、及各種野生動物的國度。
過去我們認為寫亞馬遜的書會把危險藏在每根原木之下,
但事實是,作者越走,就越不覺得野生動物是種威脅,
甚至他覺得越過叢林比走在倫敦閃避扒手和車流還安全。
若最致命的不是野生動物,那是什麼呢?
是「人」。
不管是原住民、毒梟、伐木業者、採礦業者,
都讓愛德吃盡了不少苦頭。
對愛德大吼大叫、拿泥土塞嘴、拉弓拿刀追殺。
而愛德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各方解釋著,
他不是邪惡白人,不是“削臉人”,
不是要來追緝運毒、走私、或追查任何不法勾當的。
但在旅途中,愛德還是遇上許多“壞人”,硬要找他麻煩。
( 後來愛德承認把人簡單地分類成好人壞人是可笑的事情,
但不幸地,疲憊的旅途讓他不得不直指這些人是“壞人”。)
面對許多質疑,愛德只能堅定地表示,
他只是單純地想要好好走完這一程。
所以愛德一直走,一直走,一直走…
接著,他發現,更危險的,是自己。
(有點周處除三害的fu~~~)
走路時,腦袋會找一些事情想。
但通常在叢林沒有什麼好想的,這種能量就會變成負面能量。
剛開始時,這樣的負面情緒最終聚焦到探險夥伴身上。
找不到怒氣的發洩點時,就開始把積怨吐在對方,
因此三個月後,另一名探險者路克受夠了,離開了。
危險容易應付,
單調平凡的日子卻讓人難以克服。
越走,愛德的熱情、能量、生命都一點一滴地流失。
長期的疲累會耗盡人對所有事物的熱情。
這本「860天!前所未有亞馬遜河徒步大冒險」的紀錄內,
出乎意料之外地鮮少提到壯觀的林木,
佈滿苔蘚的板根,或是不斷叫喊的鳥類及猴子。
這本書說的,其實是一場如何控制心智的旅程。
長達兩年半的探險,讓愛德的大腦孤獨、無趣、又遲鈍,
懶散又無聊的大腦繼續創造負面思想,放大問題然後再消磨心智。
愛德後來發現,弱點就藏在腦袋裡。
完全在腦袋裡。
後來,他要求自己把探險當作一場遊戲,
用正面樂觀的態度開始每一天。
遇到負面經驗的時候,給自己的挑戰就是“不去在意”,
不讓它擊敗自己,情況才漸漸變好。
雖說徒步走完亞馬遜河是個輝煌的金氏紀錄。
對愛德來說,這是個更深層的“慎獨”的經驗。
(他大部分的時間還有“喬”相伴,不過也夠孤獨了。)
怎樣讓自己的心智變強,不讓負面情緒淹沒自己?
怎樣讓自己駕馭弱點而不至於被拖累?
變成他這個旅程中最主要的課題─別敗給了自己。
我很喜歡這本書傳遞的信念。
從艱困的旅程中體會出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。
讓自身對周遭能更冷靜、滿足、且喜悅。
培養出知道自己是誰、能力在哪、且面對自己的弱點。
或許,繼續這樣培養訓練自己的心智的話,
真的可以像「駭客任務」裡的基努‧李維,
變得很強大,只用一隻手快速打鬥,
身體其他部位卻都輕鬆自在吧。
作者:愛德.史塔福特 Ed Stafford
譯者:紀迺良
更多好看的書: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延伸閱讀
看懂《醫療崩壞》:NURSING: IMPOSSIBLE 全省同步,賺人血淚,夭壽上映中!
開刀房裡的故事: 手術 (18禁)
小護士的私密問題: 分寸 (依然18禁)
最多迴響的故事: 家後
志志的書: 《刀下人間》試讀本-單車投資術
志志的演講:珍惜、擁有 從這裡開始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