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的心中,可能都有揮之不去的夢靨。
面對一個極大的傷害,我們或許真會因此而身心失調。
想要走出這個困境,首要就需面對它。
讓我們以JAMA的衛教文章看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。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
作者:Lise M. Stevens, MA
翻譯:白映俞 醫師
當人們經歷一場相當有壓力的事件後,可能會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度過這個難關、面對這個問題。
然而,有些經驗實在是傷人太深,導致個人在往後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。
這樣的狀況,可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。
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在度過一場危及性命的經歷後,一個人在恢復正常功能上發生困難,也有其他下述典型的症狀超過一個月。
症狀
l 被揮之不去的記憶入侵:這個受傷的記憶會無預警地出現在腦海裡,也可能是以惡夢或身體反應(像心跳加速)為表現。
l 逃避:迴避會帶出創傷記憶的人群、地點、想法、或活動。也可能會造成麻木感或冷漠,迴避家人及朋友,使用酒精或其他藥物讓自己麻痺。
l 驚弓之鳥:時時刻刻都覺得很不安,無法正常入睡,無法專心,過度地警覺且很容易受到驚嚇,會有突如其來的怒氣。
可能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有:
l 曾有軍旅戰鬥經驗的人,或是曾被戰爭殘害的百姓
l 曾被強暴、性虐待、或身體虐待的人
l 曾經歷或目睹一個危及生命的事件
l 經歷天災,像是龍捲風或地震的人。
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
l 在受過訓練的精神科醫師、心理醫師、或其他專要人員的幫助下進行認知行為治療,以幫助改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情緒、想法、和行為,並且能夠應付恐慌、憤怒、和焦慮。
l 有些藥物可以減少焦慮、衝動、憂鬱、及失眠的症狀,並且減少對酒精及其他藥物的成癮。
l 團體治療可以幫助病人學習如何溝通自己對這些創傷的感受,並且建立支持的結構。
l 讓病人知道這是創傷後症候群,並讓家屬及朋友也能分享這些資訊,會創造復原過程中所需要的了解及支持。
加入志志的粉絲團
更多醫學文章: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延伸閱讀
焦點文章: NURSING: IMPOSSIBLE 全省同步,賺人血淚,夭壽上映中!
開刀房裡的故事:手術(18禁)
小護士的私密問題:分寸(依然18禁)
最多迴響的故事:家後
志志的書:《刀下人間》試讀本-單車投資術
志志的演講:珍惜、擁有 從這裡開始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